工亡职工死亡时未达到领取抚恤金的年龄,能否等达到年龄后再行主张?


十年资深律师,亲办案件500+,坐标江西吉安,
在劳动人事、人身侵权(工伤、医疗、交通、提供劳务者受害)、刑事辩护、合同纠纷(建设工程、买卖、租赁、借款)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一线丰富办案经验。
联系咨询电话:18179602015。

引言

工亡事故后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中,江西工伤供养亲属抚恤金相关争议往往成为焦点问题,其中“工亡职工死亡时亲属未达到领取抚恤金年龄,后续满足条件能否再主张”的疑问,在实务中尤为常见。南昌工伤赔偿律师、吉安工伤赔偿律师经常接到此类咨询,郭平华律师作为深耕江西工伤赔偿领域的专业人士,也发现不少亲属因对申领条件的时间节点认定存在误解,导致权益主张遇阻。为清晰解答这一核心疑问,结合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及司法实践案例,本文将围绕江西工伤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领条件、资格认定时间节点等关键问题展开详细分析,为有需要的亲属提供法律参考。

一、法律依据: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领条件

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(2010修订)》第三十九条规定,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对象需同时满足两个核心要件:

  1. 身份要件:属于因工死亡职工的近亲属(配偶、父母、子女等);

  2. 实质要件

    • 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
    • 无劳动能力(如未成年子女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无生活来源的父母等)。

通俗理解:抚恤金仅针对工亡时已完全依赖死者生活且无独立劳动能力的亲属,目的是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因工亡事件立即陷入困境。

二、核心问题:工亡时未达条件,事后能否主张?

结论不能。供养亲属资格以工亡发生时的状态为准,事后达到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的,无权再主张抚恤金。

(一)法律逻辑:资格认定的时间节点法定化

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《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(劳社部函【2004】256号)第八条规定,职工因工死亡,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,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。

上述规定中“因工死亡时”限定了资格审查的时间节点为因工死亡时。若亲属在工亡时不符合“无劳动能力”或“主要生活来源依赖”条件,即便后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(如父母年满60/55周岁)或丧失劳动能力,也无法回溯性主张权利。

(二)司法实践:以工亡时状态为判断标准

  1. 未成年子女的情形
    若工亡时子女未成年(未满18周岁),可主张抚恤金至年满18周岁(如《翟某忠、翟某远等与滨州市某某有限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》中,法院判决未成年子女的抚恤金支付至18周岁)。但此处“未成年”状态需在工亡时即已存在,若子女在工亡时已成年,则无权主张。

  2. 父母年龄与劳动能力的严格审查
    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《李某英与某县职工工伤保险中心给付抚恤金再审审查行政裁定书》(2023)豫行申2057号行政案件中,法院明确:李某英虽在工亡后丧失劳动能力,但因其工亡时配偶有养老保险、子女已成年具备赡养能力,未依赖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,故不符合申领条件。此案例直接表明,工亡后的状态变化不影响资格认定

三、例外情形:工亡时符合条件但未及时主张的处理

若亲属在工亡时已符合条件(如母亲年满55周岁且无劳动能力),但因客观原因未及时申请,是否受时效限制?

  1. 行政程序时效:需在工亡认定后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提出申领,无明确时效规定,但建议在1年内主张;
  2. 诉讼时效:若用人单位或社保机构拒绝支付,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行政诉讼维权,仲裁时效为1年(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第二十七条),行政诉讼时效为6个月(《行政诉讼法(2017修正)》第四十六条)。

四、用人单位未参保的责任承担

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(2010修订)》第六十二条,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,工亡待遇(含供养亲属抚恤金)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。此时,供养亲属需直接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,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及诉讼解决(如《昆山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、徐某等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》中,法院判决未参保单位支付全部抚恤金)。

五、结论:工亡时未达条件,事后无权主张

  1. 资格以工亡时状态为准:供养亲属需在工亡事故发生时即满足“无劳动能力”且“主要生活来源依赖死者”条件,事后达到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的,无权再申领抚恤金。
  2. 及时主张权利:符合条件的亲属应在工亡认定后尽快提出申领,避免因程序拖延丧失胜诉权。

法律风险提示:用人单位需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,否则将承担全部工亡待遇赔偿责任;亲属应在工亡后及时核查自身是否符合申领条件,必要时通过法律程序维权。

小结

综上,江西工伤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申领核心在于“工亡时的状态认定”,这一原则是法律明确规定且司法实践中普遍遵循的标准。亲属若在工亡时未满足“无劳动能力”和“主要生活来源依赖死者”的双重条件,即便后续达到法定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,也无法再主张抚恤金。

在此提醒,工亡事故发生后,亲属可及时咨询郭平华律师、南昌工伤赔偿律师或吉安工伤赔偿律师,借助专业法律力量快速核查自身是否符合申领条件,避免因对法律规定的误解错失权利主张时机。同时,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工伤保险参保义务,切实保障职工及亲属的合法权益,否则将面临全额赔偿的法律责任。


文章目录


    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

    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何时终止?是支付到工亡职工父母死亡还是最长计算20年?

    【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】抚恤金是否需要按赡养/抚养义务人的人数进行折算?

    评 论
    更换验证码